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才人的不正经宫斗日常 > 第131章 太子说:请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裳珞回到库房后,李洛已经看完了西南带回来的,与案情有关的公文。如今正站在窗前,看着外头的春景,沐浴在阳光当中。

这是他第二次翻阅这些东西,就连翻阅完毕过后的消遣也是半点不变,站在窗前也不知道有没有好好复盘。

顾裳珞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惑,自然是因为他先前的安排所致。

这些西南来的公文,从一开始李洛就没有放在心上,他并没有在大理寺人员清点过后的第二天就开始好好查阅,而是在他们第三次前来大理寺的当天,才开始的翻阅。

是的,第二次他们前来大理寺,并不是直奔这些能够给他们带来直观线索的证物,而是和两位知府与一位知州举杯品茗。

这一天里四人相谈甚欢,从南聊到北,从天聊到地,就是半个字也不沾西南,案情的事是半点也不提。不过在旁伺候的顾裳珞,倒是看见了曹魏两人眼中的顾虑,并没有真的完全放开了来,真与他们的太子殿下恣意畅聊。

不过李洛倒是上了不少的好酒好菜招待了他们,只不过仍旧没有对大理寺下达命令,让他们拥有离开厢房的权利。

“可惜有关此案疑点尚未展开调查,二位也只能暂且留在此处不得同寻常那般随意,也正因如此,我们才得以在此闲谈天地。”

李洛,是如此说道的。

第三天的时候,她才终于跟着他来到了存放证据的库房。此四天都在大理寺,现如今是公文证物一同看上了两遍,就是不知道他对此可有悟出什么。

“有吃的,要吃点吗?”

他回头,见她将东西放在了案上。

“才人倒是有好心情。”

“这都是因为你呀,咱们的太子殿下要是心情不好,我也不会有心情准备这些东西,这点眼力见我也是有的。就是不知道,殿下可想好接下来怎么走了没?不可能鱼儿藏匿,就只这么干等着吧?”

李洛一笑,随后慢慢从光中走了出来。

案上的公文垒得不少,而那些证物,却是少得可怜。

听说卫河说,根据公文上的记录,那位建宁的孔知府是因为被抓捕的时候动手反抗,魏知府才先对其上的刑。

“你要不要翻翻看看?”

他径直坐下,动起了筷吃起了点心,并用筷,指了指那些公文。

顾裳珞是求之不得。

“既然是殿下的提议,那我翻翻又如何?”

说着便坐在太子李洛方才坐着的位置上,随意翻动座前的公文。

一切都正如曹魏二人所禀报那般无二,而对于如何翻案如何结案,过程就更加清楚了。

这破案的关键,是一个人,这个人是隶属建宁府衙的赵主簿。

纸张大有问题,是这位赵主簿提出,结果是朱提与舆古两方知府共同检验的结果。

他,也算是救了孔知府。

在得知这些纸出自中原,于是众人的视线就从孔知府的身上离开,并将所有人的思绪带到了中原地区。

也是这位孔知府的清廉节俭,救了他一命。

看完整个经过,那边厢也已经品茗完毕。

似乎,其人还盯着看得入了迷的顾裳珞有好一段的时间。

而在放下这些公文的时候,顾裳珞才察觉到了此事。

“我看完了,你也看完了吧。”

“且看顾才人如何。”

她明白,这是要知道她对此的想法。

“就是觉得这孔知府手底下也是有能人在的,不然,就算他再怎么清廉,都无法救自己吧。”

李洛一笑,看向摆在另一边摆着证物的地方。

“证物,可要看看。”

“这么大方?既是这些堂上证供和记录,又是放在另一边的证物,让我知道这么多了解这么多,你有何企图?”

“这些记录,看的是官员断案的经过,架子上的证物,看的是造假的过程,若是你有心,且看便是,未知全貌的猜测是多想无益,只要手脚不动,多见多看,总有益处。”

顾裳珞略带狐疑地将他看了一遍,随后站起了身。

“看就看,看完了我也不替你办案,正如你所说的手脚不动,不动便不会惹事,你的事,还是自己解决去吧~”

轻巧地说着,她来到了放置证物的地方,看起了那些没有串联成竹简的竹排,看看上边有几个文字。

而果不其然地,上边所写,都是叛国的谋划,书信当中也是如此。

据李洛的话来说,这些文字的内容并不是重点,竹片也是普通得随处可见,只有这书信纸张,才是重要的东西。不过这摆在一起的竹排书信,其字迹和内容,都是令这位孔知府万劫不复的理由。

竹子随处可见,并无特别,这似乎很容易能隐藏疑点。不过竹片大小有限书写也有限,想要多写几个字恐怕是硬塞也塞不进去。而些竹片上写的都是简简单单的时间与方位,想必都应了那位孔知府离开边城的时间与出城后的方向。

而这书信,就是一份重量级的证据了。

上面明明确确,清清楚楚地写了这位孔知府即将安排的叛国经过,可谓是有多大胆就有多大胆,视苍天于无物,藐人命如草芥,不忠不义,大逆不道,其罪罄竹难书。

好好的清廉知府被抹黑至此,也真是可悲。

不过好在事情出现了转机。

“字迹相仿,恐怕是这位孔知府的身边人有问题吧,纸又是中原产的纸,这可更有意思了。”

“你说得不错,不过建宁的运转始终不能停下,就算是有此疑,也是暂时不能动他们,只待收集更为精准的证据呀。”

语气轻松地说着不轻松地话,顾裳珞还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人。不过这份松弛也正好是此时需要的,办案要是太过死脑筋,怕也是探不好案吧。

卫河收拾起了桌上的空盘,顺带换茶,不过李洛倒是将新换上的茶以翻阅案情颇为辛苦的理由将茶给了顾裳珞。

顾裳珞自然不客气,接过来直接就喝了一口。

现如今名义上案已结,就等着真的盖上官印,确定此事。

不过,此事的首脑,尚未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