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重生七零婚后被宠上天 > 第40章 赚了小一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着急忙慌的把兄弟俩送到牛车上,又再三叮嘱要跟紧村里人,绝对不能到处乱跑。

又拿出一把橘子糖塞到赶车的大叔手里,让他帮着照看着点。

兄弟俩再三保证,绝对会听话不会乱跑之后,阮乔木才急急忙忙回到院子,推车去钢铁厂。

再有一个来小时,钢铁厂就要下班儿了,从家里走过去就得将近四十分钟,她还要推着车,走的肯定要更慢一些。

等她到了钢铁厂,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连钢铁厂的大门被缓缓打开。

不一会儿一群穿着深蓝色工装的工人,就推着自行车从门里出来。

一辆自行车便宜的也要一百多,还的要票才能买。

这个厂里的工人,却几乎人手一辆,可见这一个个的条件都不错。

趁着人还没多起来,阮乔木赶紧又从空间里拿出三筐东西,这原本是打算从钢铁厂离开,去家属楼卖的。

可看着这一个个的条件都不错,她有预感,十筐未必能够卖的。

正好这时一个大概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来到阮乔木跟前儿。

“同志你这是在卖东西?”

男人同样穿着深蓝色的工作服,但要比那些工人的干净整洁很多,带着一个黑框眼镜,一双手白白净净的。

见他这样,阮乔木猜测,他应该是办公室里的哪个领导。

中年男人的下一句话,就验证了她的猜测:“我叫李芒种,是这钢铁厂的采购,这临近过年想给厂子里的工人发点福利,我看你这的东西都挺新鲜,如果价格合适,我就都收了。”

阮乔木并没有直接答应,而是满脸疑惑的看着他:“按理来说你们工厂发福利,都会提前和供销社打招呼,为啥会来买我这卖?”

李芒种没想到这姑娘,年纪不大警觉性到挺强,他也不恼笑呵呵的解释:“我们在供销社订了不少瓜子点心,还剩下一些预算,我看你这都是实惠东西,这些东西就算我们去供销社批量定,也是要票的,你这里应该不需要票吧。”

要是他们工厂能包圆,那就再好不过了,自己赚了钱也省了时间,再到家属楼转一圈,赶在中午之前就能回家。

“我这里十三筐,里面有白面精米猪肉白糖红糖,要是散卖我一筐能卖上五十多块钱,你要是全要我一筐给你按五十算,您觉得合适,那您就全收了。”

李芒种稍微一合计,比供销社没贵多少,主要是不用票。

“那我要先验货,要是质量好,六百五十块我就都收了。”

闻言阮乔木也不磨叽,直接把盖在筐上的布掀开,让他随便检查。

有不少想上前问价的,看到李芒种在,也就都转身离开。

两人也不在意,李芒种挨个筐看,确定都是好品质:“小同志,跟我进厂里放东西,我给你拿钱,还需要你帮忙去给写个收据。”

给公家买东西,收据是必不可少的,阮乔木倒也理解,反正那玩意儿写的也快,把十三个筐重新盖好,推着车就大步流星的往厂子里走。

可能是因为马上要有六百多块钱的进账,太过于兴奋了,连李芒种没跟上都没注意到。

被甩在后面的李芒种倒也没生气,就是有些无奈的说了句:“不愧是年轻人啊。”

进了厂子自然有人安排那些东西,阮乔木直接就跟着进了办公室。

看着眼前六卷大黑拾,这心里别提多美了。

“来点点,六百五十块有没有查,没差就在这签个字。”

这种时候当面点钱不薄人,阮乔木一屁股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娴熟点钱的样子,看的李芒种一愣一愣的。

“小同志学过财务?这点钱的手法专业啊。”

从小就为钱发愁的人,赚了钱一天恨不得数八百回,这点钱的手法怎么可能不专业。

“会一些不精通,和人家专业的没法比。”

“小同志可真谦虚,我们工厂的财务,点钱都没你这么专业,要不要到我们厂子里上班?厂里财务一个月三十块钱,还有其他福利,工资全是高的。”

说话间阮乔木已经把手里的钱点完,还是这整张的好数,那些零钱差点没把自己数吐了。

一边整理手上的钱,一边漫不经心的回复李芒种:“谢谢李同志,年后我就上学了,没时间来做财务,现在就是在赚学费。”

“上学?上初几了?”

“高三。”

这次李芒种真的惊讶了,眼前这小姑娘,年纪看着并不大啊,没想到已经上高三了。

“小同志果然优秀啊,要是考上大学,那可比在工厂里当个财务好的多。”

把钱揣进兜里,实际上是给收进小公寓里,六百块在现在,那可是巨款啊,可千万不能丢了。

“我还得谢谢李哥呢,您直接让我凑够学费了。”

说完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纸包,里面包着大概一斤左右的红糖。

“李哥这个您拿着,下次采购记着点小妹。”

不等李芒种拒绝,扔下东西转身就走。

钢铁厂的采购啊,这要是和钢铁厂的采购打好关系,村子里整点山货啥的,是不是就有固定销路了。

杨书记帮了自己那么大的忙,正愁没东西回报呢,到时这条路子打通了,就让杨嫂子干,也算是还了杨书记的人情。

在小公寓里重新装了三筐东西,就紧赶慢赶的去了家属楼。

钢铁厂家属的购买力,可比自己之前去的那个购买力强多了,短短一个小时,满满当当的五筐东西,全部被卖空。

就今天一天,就净赚了小一千块了。

也不知道那两个小的到村子里了没有,早上给他们拿了干粮,好牛车的大叔自己也打点过了。

可毕竟是两个半大的孩子,让他们两个人回去,还是有些草率了。

此时兄弟俩已经坐上了回村儿的牛车,还被车上的李莲英好一通挤兑。

只是兄弟俩都没有反驳,他们谨记着嫂子的交代,不能和村里人说,他们在镇上定居的事,他们可是听话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