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原随云睡到十点钟才起来,发现媳妇和家里的小子都不在,一拍额头,今天是刘光齐结婚的日子。都去看热闹了。

刘光齐,是二大爷的长子,也是家里的宝贝蛋子。

二大爷真的是对刘光齐好,在刘光齐高中毕业后,托关系弄进轧钢厂,又帮刘光齐转正成为正式工。

这次为刘光齐结婚也是准备了不少大件:缝纫机,手表……就为了刘光齐,二大爷差不多花了一千块钱。这也难怪后来刘光天说家里为给大哥结婚掏空了家底。

前来帮工的大妈看到刘海中为了这场婚宴准备的食材。一位大妈道:“二大爷还真是疼爱刘光齐啊,你们看看这些食材,能陶换来,真是费尽心思了。”

“是啊是啊,看这些食材不得花费一百多块钱啊。”

“不错,关键是,有些还是有钱都买不到。”

……

今天刘海中那是神清气爽,穿着一身灰色的中山装,身旁的二大妈也是穿着一身干净的衣服,二人是充满了笑容。

这时候一大爷易中海走了过来对二大爷说道:“老刘,一转眼光齐都结婚了,恭喜恭喜。”

随着一大爷的到来。宾客们也是陆续入席,有刘海中的同事和徒弟,还有和刘海中相熟的领导。

原随云这时候也过来了。将二块钱的礼金交给三大爷。

就找到四合院年轻小伙坐在一起。原随云坐下看了一圈,都到齐了:许大茂,吴保国,周建军,王文乐,郑丰,贾东旭,陈婶家的陈军,冯奶奶家的冯卫民。为什么没有傻柱呢,傻柱在做菜呢。

刘光齐带着新娘子走进四合院,新娘叫黄玉梅。和刘光齐是高中同学。

在司仪的主持下,

新婚夫妻先是读伟人语录……

再是结婚誓言。

最后向伟人画像三鞠躬。

婚礼到此结束,刘光齐黄玉梅也正式结为夫妻。

随着婚礼结束,菜也陆续上桌:猪肉炖粉条,红烧肉,红烧鲤鱼,小鸡炖蘑菇,油炸花生米,麻婆豆腐,酒是西凤酒,不过只有一瓶,其它是散酒,只有主桌上才全喝的是西凤酒。

坐主桌的也毫不意外:二大爷夫妻,刘光齐夫妻,新娘父母,一大爷,三大爷,轧钢厂领导。

觥筹交错,推杯换盏。

四合院里的住户可是吃了一顿丰盛的饭菜,都夸二大爷局气。

在刘光齐夫妻来敬酒的时候,原随云也是祝福了一下。

筵席终散,各自归家。

第二天原随云同四合院里的人一起去红星轧刚厂,在路上原随云就看到二大爷,走路都带风,想来昨儿个为的酒席让二大爷倍有面。

来到轧钢厂,看到徒弟孙小宝已经来到车间里,检查了一下徒弟的技术,指出操作中的不足。刚要离开,孙小宝说话了。

“师父,刘海中是不是你们院子里的。”

原随云诧异的道:“是啊,怎么了?”

“那刘光齐是他儿子,昨天结的婚?”

“是的,昨天我还参加婚礼。”

“嘿嘿,前两天,我叔去找厂领导办事,正好听到刘光齐申请支援建设大西北。”

“好好提升自己的技术,别操心那些不应该操心的。”

“师父,轧钢厂还会考核工级吗?”

“当然了,当前只是困难时期,过去就好了。好好干,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说完原随云就回到自己的工位。拿出一个七级工件,开始工作。没错原随云已经可以加工七级工件了。

轧钢厂下班铃声响起,原随云加工完手中的工件,就离开了轧钢厂,原随云回到家里,看到媳妇薛敏正带着俩孩子。

原随云赶忙走过去:“小敏,我回来了。俩小家伙乖不乖?”

薛敏道:“俩小家伙可乖了。”

“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原随云献宝似的对薛敏道。

薛敏一看惊喜道:“葡萄,这是从哪得来的?”

“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老农,从他那买的。原明和原铮呢?”

“这会出去玩了。”

“我出去找一下他们。”说完就走出去了。

原随云来到院子里,就听到后院传来了嘈杂声。来到后院,正好看到俩儿子也在。就走在小子面前问道:“原明,咋回事?带着你弟弟跑后院来。”

“爸爸,他们说光齐叔叔跑了。”

原随云听到原明说的事,就装作不知具体情况向周围的人询问了一下:“二大爷家发生了什么事?”

傻柱立马跳出来道:“刘光齐给二大爷家留下一封信就跑了。”

这时候三大爷也到了后院,听到傻柱的话,就说道:“不会吧,刘光天和刘光福跑我还信,可是刘光齐怎么会跑啊。老刘对他可溺爱了。”

傻柱:“怎么不会,不是给二大爷留下一封信,说是支援建设去了。”

知道了后院发生的事,原随云也不想再凑热闹,就将原明和原铮带回家里。吩咐原明将葡萄洗了。还将发生的事告诉了媳妇。

薛敏道:“刘光齐怎么会跑呢,他可是家里的宝贝。”

原随云猜测道:“可能是看不惯刘海中打刘光天和刘光福。还可能怕给以后的孩子留下阴影吧。具体只有刘光齐自己知道了。”

看着原明洗完葡萄回来。原随云道:“别管刘家的事,吃葡萄。”

“来,孩子们,吃葡萄。”说着递了一个葡萄给媳妇。

……

四合院的住户都在议论刘光齐支援大西北这件事。

有不认同刘光齐的,认为刘光齐享受刘家全力的培养,却不辞而别,是不孝。还有就是四九城的条件怎么都比大西北强的多。

也有说好的,认为刘光齐这是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在四九城,他刘光齐就是一个普通工人,申请去大西北,他就会被重点培养。

中院易家。

一大妈听说了刘光齐去支援大西北的事有点惋惜道:“好好的孩子,怎么就去大西北了呢。”

易中海道:“老刘啊,天天打孩子。这不就把刘光齐给吓住了。”

第二天早上,原随云吃完早饭,前去轧钢厂的路上,看到二大爷的精气神明显差多了。走路都不再是昂首挺胸的,看来二大爷这次真的是被打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