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诸天从港综神探开始 > 第13章 别做和尚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段誉为难道:“这样不太好吧,是不是太过于简单轻慢了些?”

突然犯起傻病,竟然恭恭敬敬的跪地叩首道:“罪过,各位今日命丧我手,应是前世业报,只盼魂归极乐,永脱轮回之苦,还望各位仁兄不要怪罪。”

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话,神色肃然的念了几句佛经,这才站起身来。

众人无语,这些西夏军士在中原大地横行霸道,动辄杀人,就因为被反杀,便可魂归极乐,永脱轮回之苦。

还有天理吗?

还有法律吗?

如此一来,或许真如佛门所言,无论黑白善恶,放下屠刀,人人成佛。

可那些被屠的人又该何去何从?

段誉起身,听得“轰”的一声,被吓了一大跳,只见磨坊里莫名燃烧起来,却是周翀一记纯阳无极剑意点燃了一旁的草堆,算是帮他抹平内心的纠结。

诸人赶紧走出磨坊,远离大伙,将西夏兵留下的马匹全部牵走。

周翀道:“走吧,时间不早了,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完成。”

王寅知道指的是丐帮,于是道:“这场雨下得不小,西夏人带着丐帮众人,肯定没有走远,附近能够容纳这么多人避雨的地方只有天宁寺一处,若此时赶去,一定可以截住赫连铁树等人。”

周翀看向王寅,目光带着欣赏,难怪方腊称帝后他以武人身份做到尚书郎,果然智勇双全,是难得的人才。

目光看向阿朱道:“阿朱姑娘,你是留在这里,还是和我们一起走?”

阿朱思索片刻,断然道:“周公子对我有救命之恩,阿朱既答应帮忙,自然跟周公子同行,直到事成为止。”

段誉神色一怔,问道:“阿朱,你答应他做什么了,他可不是……”

“善类”二字却是没有说出口,也不知是出于惧怕,还是出于修养。

阿朱回道:“段公子,圣人言‘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阿朱虽不是君子,但是答应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

段誉压低声音道:“没错,圣人的话是这么说,他让你做坏事怎么办?”

阿朱坦然道:“段公子,阿朱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没有思想的木偶,也分得清是非黑白,符合道义的自然义无反顾,作奸犯科也不会盲从。”

段誉道:“岂非要违背承诺?”

阿朱狡黠一笑道:“世间的事情岂会全是非此即彼,若是阿朱做不到,又不愿意违背承诺,大不了一死,把命还给周公子,阿朱岂是贪生怕死之辈?”

段誉听了,又是惭愧又是佩服,心中觉得阿朱的形象越发高大起来。

阿朱又问王语嫣道:“王姑娘,接下来你打算何去何从?”

王语嫣道:“包三哥和风四哥要去少林找表哥,我准备跟去看看。”

还找表哥?

尸体都已经在你面前化为灰烬。

周翀不禁摇头,暗道:“恋爱中的少女往往无怨无悔付出,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一腔痴心终是错付。”

顿了顿,喜道:“丐帮的人不是诬陷表哥杀了他们马副帮主吗?不如我们和周公子一起把他们救出来,让这群人知道误会了表哥,羞惭无地,这岂非一件很好玩的事,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她听到了周翀与王寅的对话,心中才会有这个主张,属于临时起意。

段誉听说与周翀同行,脖子一缩,刚要反对,又听阿碧道:“好啊,现在这个地方一点儿也不安全,与周公子同行至少不用担心西夏武士,何况还能帮公子洗刷冤屈,那就依王姑娘的吧!”

见阿碧这么说,段誉神色悻悻,暗中看王语嫣一眼,没有开口反对。

王语嫣转向周翀道:“周公子,我们想一道去天宁寺,您意下如何?”

周翀淡淡道:“天下道路千万,人人皆可以走,要去哪里,是姑娘的自由,也属于姑娘的权力,何必问我。”

王语嫣喜道:“那就说定了。”

当下调转马头,向北而去。

周翀等人沉默不语,王语嫣三女却是有说有笑,将磨坊中是如何遇险,自己如何指点段誉迎敌,一一道来,说到生动之处,各具笑意。段誉难以插话。

走出约莫五里,来到一片桑林,两名十多岁的小沙弥受伤倒地,血渍斑斑,正在泥里不断挣扎,口中哀嚎。

方杰纵马上前问道:“小和尚,你们可是来自天宁寺里的和尚?”

其中一名沙弥疼得咬牙切齿,见方杰人高马大,长得凶悍,心中很害怕,急忙应答道:“我们是天宁寺的。”

方杰又问道:“刚刚你们寺中可是来了一群西夏人,押着一群叫花子。”

沙弥道:“是有一群番邦恶人,带着一群乞丐,不知道是不是西夏的,他们来到寺里躲雨,要酒要肉,眼见我们拿不出来,杀死师父师兄,若非我们年纪小,也无法逃脱番邦恶人的毒手。”

周翀使了一个眼色,王寅下马将两个沙弥扶起,上了良药,裹了伤口,对着两个锃亮的光头一人一记爆栗。

笑骂道:“小小年纪就当和尚,也不好好为父母想想,难道不用成家立业?不用传宗接代?你说该挨打吗?”

沙弥委屈巴巴道:“我也不想,可是家里田地不够,养不起那么多人,只要我出家做和尚,就能得到寺庙的庇护,爹娘也不用那么辛苦,交那么多税。”

周翀默然。

宋朝是经济最发达的封建朝代,却是建立在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上。

赵大兵变夺权,又杯酒释兵权,付出的代价就是官员对土地的特权。

开国将近百年,土地兼并严重,富人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

加上冗官,冗兵,岁币等问题,流民一日多过一日,时时都有起义。

只是规模相对较小,不甚轰动,再加上欧阳修,苏轼,柳永等一大帮文豪,创造出了灿烂的“宋词”文化,只记住了开封城里的繁华,却忘记了百姓的血泪,最终沦为了金人铁蹄下的鱼肉。

周翀既来,岂能容忍悲剧重演,既然他赵大能做得,难道我做不得?

王寅呵呵一笑,摸出一袋银钱交给俩沙弥,道:“既然师父师兄已经死了,干脆就别做和尚了,还俗去吧。”

说完,上马急行,约摸向前走了一盏茶的功夫,一座寺庙呈现眼前。

方杰道:“我家公子办事,自然无往不利,何须依靠他人,姑娘瞧好,我和老王便足以让西夏人丧胆。”

阿朱嘻嘻一笑道:“方爷和王爷的武功我也是见识过的,当然佩服,我提出这个建议也只是为了保险而已。”

目光斜斜看向周翀,发现眼前的男子时时一副平淡如水的模样,寡淡无味,却又莫名让人感到信任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