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古玩之金瞳鉴宝 > 第47章 到底是不是元青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

青花瓷,全称:白地青花瓷,因为名字比较长,又被简称为青花。

青花瓷在华夏所有瓷器中可说是名气最大的那个,不管是懂收藏的还是不懂收藏的,都是一样。

因为那首名为青花瓷的歌曲传唱度实在是太高了,大街小巷全是这首歌,虽然天青色等烟雨说的是汝瓷。

事实上,青花瓷经高温一次烧成后呈现的是蓝色花纹,属白地蓝花。

既然是蓝色的,按理说叫蓝花瓷才对,但古人就叫它青花瓷,你不服也得憋着,谁叫青花瓷是人家古人创烧的呢?

在沈愈看来,青花瓷可说是华夏瓷器史上最成功的一种发明。

着色好,呈色稳定,因为青花钴料是在瓷胎上绘制图案,又外罩一层透明釉,还可以永不褪色。

并且青花瓷对于窑内的细节要求不是很高,所以注定会高产。

只有高产的瓷器才能广为流传,像柴窑瓷,汝窑瓷这种不能大量烧制的注定会消失在瓷器史中。

唐青花,宋青花已经是传说,沈愈连个残片都没见过。

不过元青花到底存不存在,这对沈愈来说并不算是个问题。

沈愈认为元青花肯定有,但数量不多。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再牛的人也不可能造假把所有搞收藏鉴定的人都给忽悠了。

至于为什么古代没有元青花这个叫法,也很好解释。

沈愈的理解是,现在的元青花在古代是被当做明初“洪武青花”,“永乐青花”以及宋代青花瓷收藏的。

元代瓷器多为继承宋代窑口继续烧制,比如钧窑,磁州窑,龙泉窑等。

当然,在瓷都也有烧制各式瓷器。

其胎釉色泽很多与宋瓷无二,所以也就归到宋代瓷器里去了,毕竟南宋到明初也就是八十多年。

最重要的一点,明初永宣青花用的钴料也是苏麻离青。

若是没有元青花做铺垫,工匠们是不可能运用的如此成熟,进而马上就烧出永宣青花这种精美至极的瓷器来。

“咦,不对啊!”沈愈突然像是捕捉到了什么东西。

“古墓里的东西找自己鉴定,他们有病啊?墓里的东西还有假的?”

想到这一点,沈愈脑中开始飞快计算起来。

这群土耗子要自己鉴定,那么只有三个可能。

“第一,这瓶子不是出自地下。

“第二,这瓶子是出自地下,但可能是旧仿,也就是说墓主人并不知道这瓶子是假的。

“第三,瓶子挖出来后可能被人做过手脚。

“嗯,也只有这三种可能,这群土耗子才会找自己来鉴定。”

不过沈愈马上又自嘲的笑了笑,不管是哪一种跟自己有关系吗?

无论是哪一种自己今天都是九死一生。

“这三人应该就是风尘三侠了?”沈愈面对玉壶春瓶上的瓷绘暗暗问了自己一句,随即又肯定的点了点头。

风尘三侠指的是隋末唐初的三位江湖英豪:虬髯客,李靖,红拂女,最早出自唐代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相传是唐末道士杜光庭所着。

全篇虽然只有短短两三千字,但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但被收录于《太平广记》中,而且在元、明、清多次被改编成杂剧、小说,戏曲、评书。

到了现代改编电影电视就更多了。

元代青花人物故事瓷瓶,据说全世界也不过三十多件,而且相当一部分流失海外。

着名的有:“鬼谷子下山”、“萧何月下追韩信”、“周亚夫屯兵细柳营罐”、“王昭君出塞和亲”、“三顾茅庐”、“尉迟恭单鞭救主”、“西厢记崔莺莺月下焚香图”、“王焕贺怜怜相遇百花亭”、“孟月梅写恨锦香亭”。

其中除了“萧何月下追韩信”是梅瓶外,其他八件都是大器,又称“元青花八大罐”,这里面以鬼谷子下山青花大罐最为有名,拍出2.3亿元的天价。

元代戏曲、杂剧很受欢迎,剩下的几个元青花人物大罐多是取材于当时流行的杂剧、戏曲。

西厢记自不必多说,崔莺莺、红娘、张生的故事广为流传。

“孟月梅写恨锦香亭”,故事讲述的是唐玄宗时一对苦命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

大致的意思是说,长安有一书生名叫陈圭,他游孟家花园时,与孟家小姐孟月梅偶遇在锦香亭中。

二人一见钟情,私定终身,后来历经许多磨难终于走到一起的故事。

“王焕贺怜怜相遇百花亭”也是一般,说的是宋朝书生王焕,此人文武双全相貌英俊,游春时在百花亭邂逅红颜知己贺怜怜。

二人一见钟情,并私定终身相约白头偕老,但王焕却是没想到,中间突然被人横刀夺爱。

王焕愤恨之下弃笔从戎,投在北宋名帅种师道账下(就是水浒传中的老种经略相公)。

王焕后来屡立大功封节度使,终锦衣还乡夺回爱人,也是一个满满的大团圆结局。

“照这么说来,元杂剧大家们发挥脑洞那么世上多一件“风尘三侠”人物故事玉壶春瓶也很正常啊,这比以上那些才子佳人更值得大书特书。

“想剑侠虬髯客之豪迈大气,义薄云天。

“李靖性格沉稳中透着那种国士无双的才气。

“还有红拂倒追李靖的深情厚意,古代编剧们肯定很感兴趣,既然如此,那这件玉壶春瓶为真品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沈愈忍不住低声喃喃道。

“嘀嘀咕咕做什么呢?赶紧的,还有六分钟。”高佬威恶声恶气的催促道。在此人眼中,沈愈好似并不是一个人。

并不是一个对其毫无伤害并且是来为其鉴定古玩的人,而是一个工具,用完之后可能随手抹掉丢弃的工具。

思绪被打断,沈愈再次回归瓷器本身,相比胎釉精细的明代青花,元青花的烧制明显粗放一些,这个玉壶春瓶就是如此。

在个头上也明显比明代的玉壶春瓶要大一些。

算了还是用特殊能力看一下吧。

双目盯着面前的玉壶春瓶,沈愈默念一声鉴宝。

“嘶!”

来了!

又来了!

这次来的并不是宝光,而是又如同前两次那般眼睛好似被人拿钢针扎了几下,又溅入了几滴热油。

灼热刺痛中,还有很严重的异物感,就好似眼中飞进一个小虫在里面翻江倒海。

一时间,几滴泪水从沈愈脸颊慢慢滑落。

这一幕被身前不远处的大背头看了个满眼,只听他语带讥讽的道:“沈半张的后人竟然如此胆小,你大胆鉴定就是,我们不会把你怎么样的。”

“老三,你跟他废什么话?六分钟后他若还是鉴定不出来,就送他去下面找他祖父去。”高佬威斥了大背头一句。

大背头好似有些畏惧这个叫高佬威的,马上低下头不敢说话。

沈愈掏出顾青青给他的手帕紧紧摁住眼角尽量减轻一些痛楚,同时心中也在冷笑:“这俩货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你们最好别让我找准机会,不然哭的是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