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谍海孤雁 > 第865章 船(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条小火轮,外观看着没多少变化,但内部改变倒是有不少,尤其舱室这些出现了不少变化。

变化的主要源头,是动力系统的改换和调整,之前小火轮所采用的,是一部很老旧的小蒸汽机,现在则改为,李家入手改装那条机帆上的旧煤气机。

这台煤气机采用的,是立式煤气发生炉,可以直接在上层舱室添煤,还请人设计了下料斗,将煤敲碎到一定程度,放入下料斗,就可半自动下料。

料斗是有两个料槽的,大料槽是敞开漏斗状存料的,摇动摇杆,可将料送入封闭小料斗,小料斗在炉顶,可像沙漏一样自己下料,只要定时摇动摇杆,并检查料口这些是否堵住就行。

结构略微有点复杂,主要是为避免火窜上来,有小料斗内存燃煤不多,就算点着也会很快漏下去,而且能减少煤气流失以及空气胡乱进入干扰反应这些问题。

燃煤也从下层煤舱,改为存放在了这间舱室,在舱室两侧,距舱壁不远处,装了槽钢,装上合用长度的厚木板,围出空间,便能存放燃煤,宽大概一米五不到,长度两边加起来,能有六七米,可根据情况增加木板加高多装,也可逐渐拆下木板方便取用燃煤。

之前机舱、煤舱这些都在下层舱室,地方又狭小又封闭,加煤的活儿,极度闷热艰辛,李家都是请人轮流下舱干活儿,而且最多半年就会另请人,因为干久了身体扛不住的,很容易出事儿。

也就现在一番改装后,这活儿简单轻松了很多,不然李家也不敢招亲戚来干,否则会被人唾沫星子淹死掉。

也就是那位反应有点迟钝的李大河,其是李父那辈的人,李小荣得叫其表叔,他的工作,就是取煤敲煤再加入料斗,定时摇动摇杆并检查是否堵住,以及隔段时间下到机舱查看并清理炉渣。

至于李小荣,主要就是负责开船收钱以及检修启动机器这些,他家之前的船上就有机器,所以他也懂得一些检修知识,这台虽是新机子,但他简单熟悉后,也上手了,不是太大问题都能自己处理。

换了新机器后,船两人便能开走,不过正常时候,还会另搭几名船员打下手、招乎乘客、搬运货物这些。

上层乘舱被占了一个,减少了乘客搭载数量,不过这是常规的情况,其实这船是不按座卖的,有位置就坐,没位置便站着,人多挤一挤,人少你躺着都行,其实并没有太多影响。

至于原先的煤舱,翻新修整后用做了货舱,虽然装卸费了些力,但其实反而腾开了上层舱室,之前的货物,那真的是乘舱、过道、甲板甚至驾驶到处堆码,是又乱又碍事,现在专门移到下层,反而让上面更加齐整舒爽了。

“这机舱弄得有点门道啊!这些通风的窗口和换气的风扇,应该都是新改的吧?”林默下到机舱看了眼,开口询问。

“…对…”李小荣点头,解释道:“装机器的大师傅说,用煤气机比较危险,尤其要做好通风换气这些,机舱一定要确保空气的流动更换,所以便为机舱开了几个通风口、装了两个换气扇。”

“人确实没骗你,以后碰见机舱烟气大或烟味重,最好立马先行离开,如果机子出什么故障,先关闭熄火,等一段时间再下来,小心谨慎方能确保安全,很多事情,一个不慎可能就会丢了小命。”

李小荣点头应下,这些话别人也给他讲过,但他并没有多在意,不过现在倒是记进心里了。

“我路上听说,你们家的那条新船,被人叫成了什么猪笼船。”

爬出机舱,郑君山想起路上听到的一些传言,顺嘴问了一句。

所谓猪笼船,就是形容拥挤,就如猪笼子一样,坐进去后转身都难。林默闻言,也好奇的看向了李小荣。

见此,李小荣赶忙道:“我家新船是低价载客,以座位和通铺为主,人确实载得较多,但也没那么夸张、不堪。

主要还是有船主觉得被抢客或者眼红,散布这种抵毁流言,有的人,嘴上这么说个不停,其实背地里已经偷偷摸仿我家那样改船。

我去修船厂还看到过呢!有的人恨不得把船上能塞的地方全塞上座位这些,我家船上吃饭、床铺、休息、方便等区域都还留了,结果他们那船,上上下下全是座位。”

李小荣这么解释,林默和郑君山还是相信的,不过林默还是详细问了下船的具体情况,李小荣也没隐瞒,如实详细的说了清楚。

“这么弄倒是也没什么问题,但人也确实搭载的有点多,有事船员这些很难顾得上这么多人,安全保障这类措施还是需要加强一下,否则不管挣到多少钱,出了事儿,不止钱会被全搭进去,可能自身也得搭进去。”

林默说完,李小荣赶忙询问起来,林默也不卖关子,把救生圈、救生衣、救生艇这些自救急救器械用品这些给他讲了一下,不过他对这些并没有多少概念。

“救生圈,样式跟车子的内胎可以说几乎一模一样,只是用途不一样,充满气,浮力很大,套在身上,不会游泳也能浮在水面。

救生衣,样式像马甲,就是充气的马甲或填充浮力强的材料,然后穿在身上,至于救生艇,通俗点说,就是大船上配小船,在出状况时使用。

船上人多,空间又有限,如果配备足量的这些东西,会占去不少空间,而且成本可能也非你们能接受的,但可以想其他办法。

像是救生圈,可以找一段较粗的软橡管,两端打结,中间填充上棉絮、芦花这类,不用刻意打气,不然容易扎破,让填充物将其撑鼓就行。

平常可以盘在座椅上,当软堑使用,就无需额外占用空间,但要定期拆开检查是否破损漏水,以及更换板结的堆充物。

救生衣也类似,可以弄成靠垫模样,中间留个口,用到时,直接解下从头套入,再绑在身上即可,卧铺可以把枕头之类的弄成这样。

至于救生艇,可以用竹筏嘛!平常绑在栏杆上当护栏,或者固定在船体外当装饰,必要时能快速放下去就行。”

听完林默这些方法,李小荣眼中满是佩服,见此,林默把自家生产橡制品的厂址也给了他,但没弄什么介绍信,也不让提到他,让其自己去联系沟通。

虽说厂子有产品卖得火热,但现在产量应该已经上来了,而且见有钱可赚,肯定会有不少人跟风,是跟着生产或干脆采买进口,都会影响生意,所以那边大概率是会接受这些新订单财路的。

对于这种搭载大量乘客行为,林默并没有劝阻想法,有需求才会有服务,这样的船有风险,但可能解决这些需求的其他船风险更大,虽是拥挤了一些,但廉航还准备卖飞机站票呢!这算什么?

“对了,不管是抵毁流言,还是有人眼红眼热,有利益的地方就会有争斗,你们最好留意一下,我们是不方便为你们出面的,真出事让我们出面了,以后关系联系也就结束了。

给你家一个建议,可以找一家规模较大、背景很硬的航运公司,定期交一笔钱,然后挂在其公司名下,平常打着对方旗号行事,应该能省去很多麻烦。”

李小荣闻言,有些迟疑拿不定主意,扭捏道:“那些大公司会答应吗?而且……”

林默自然知道其担心什么,回道:“在你们眼中的大麻烦,在别人眼中,不过打个电话、打声招呼的事罢了,这么轻松就能定期抽一笔水,人肯定不拒绝。

就算你一家打动不了对方,不会多串联几个船主一起?积少成多也是一笔可观的钱,建议找那种名声不错还好面的,但不要打着别人名号胡来。

如果是别人的错,那些人可能会因为面子之类尽量帮你,但如果是自己原因搞出的问题,那该倒霉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也不用担心别人打船的主意,你家那船大公司还看不上,就算也看上了这门生意,也会自己改装更好的,而这也是让你家的船挂名大公司下面的原因之一。

挂在别人名下,就算别人真掺合进来,也可以放弃让出一些好的站点,跑差一些的偏一些的,别人吃肉也依旧能喝口汤。

别有什么抱怨,大公司都眼红其中利益下场,你自己肯定守不住的,反而要积极主动会来事一点,像是有什么要转乘中远程客船的乘客,悄好大公司有跑这条航线上的船,就可以捎带给人送去,只要确保不被踏出局,赚是肯定能赚的,只是赚多赚少罢了。”

李小荣听完,只是有些茫然的点头,林默也不要求他同意,只是让他回去后原样转告其父,至于如何选择,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不过看对方几次帮忙,好意提点上一二罢了。

闲扯完,船开始启动,先接收了张宏鑫送来的资料这些,足足放了近十个大行李箱,里面是满满当当的各种资料记录、报协书册等,这些玩意还不轻,一箱至少两人才能抬上脚。

接着又接收了一些其他物什,全是今早安排各路人领出提出的,最后再将特别行动组刚领的新装备也装上船,都一样,东西装船,人离开自己找船。

需要接收的东西都装船,林默几人就搭乘着这条船,押送看护着这些东西,顺江而下。